游客发表
例如,1838年墨西哥政府因没钱而宣布停止支付欠法国投资者的债务,随即法国派海军赶往墨西哥讨债。
允许适度投机交易,增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防止房地产价格非理性大起大落,确保房地产价格相对稳定。
资本市场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围绕提升资产定价效率,完善包括推动一级市场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优化投资者结构在内的各项制度设计,其中,最重要的是总结科创板注册制的经验,全面推行股票发行的注册制改革。大数据信贷的发展让一些科技公司进入信贷市场,与银行在零售信贷市场开展竞争,也部分替代了传统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加速金融脱媒。金融科技发展促使经营成本显著下降,主要体现在减少对物理网点的依赖,云计算和分布式架构等技术发展降低机构前期成本和后续基础设施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提供商的工作效率和客户的管理效率。当前,我国金融开放程度落后于经济发展程度,无法适应经济全面开放的要求,没有充分发挥好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作用。开放也增加了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在更加广泛的业务联系下,外部经济金融事件对国内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将产生更大的影响,加剧其经营风险。
结合央行等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规划,努力建立健全金融科技发展的基础设施,加强金融与科技的协调发展,增进金融科技落地的实践效果,拓展人民群众获得金融服务的渠道,提升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在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占据领先水平。通过金融科技不断缩小数字鸿沟,服务长尾人群,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解决成本与收益不匹配、效率和安全难以兼顾等普惠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服务没有被传统信贷体系覆盖的人群,有助于实现真正的普惠金融。外国的户籍管理多叫民事登记或生命登记、人事登记,叫法不一,但基本上与我国的户籍管理大同小异。
瑞波币允许不同的网关发行各自的数字借据(IOU),并实现不同数字借据之间的自动转换。姚前(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 原文发表于《比较》第111辑,本推文为删节版,全文请参见财新网。价值不稳定带来的后果是私人数字货币难以成为真正的货币。2018年,国际清算银行的一篇报告给出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定义,不过它不是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使用了一种排除法进行定义。
与基于主权国家信用的法定数字货币或央行数字货币相对照,有人称它们为私人数字货币。方案明确数字美元由美联储发行,是美联储的负债。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新型货币战争可追溯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是一条全新的赛道,参加者有私人部门,有公共部门,有主权国家,有国际组织,有金融机构,有科技公司,有产业联盟,有极客,有经济学人……总体看,这场新型货币战争才刚刚开始。它们的亮点在技术创新。事实上,无论是虚拟货币监管,稳定币的市场化探索,还是美联储的体制内研究创新,都涉及本文探讨的央行数字货币关键考量,美国有多元化的选择,客观上为后继发展留出了极大的弹性空间。
合成型央行数字货币当然不能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从技术的角度看,其间的交互不仅没有显著改善中央银行的服务压力,反而提高了系统的复杂程度。扩表发行则在资产负债两端均有扩张。它不仅发生在现金、存款货币等各货币层次之间,也发生于各国的货币竞争,甚至还可能引发整个货币金融体系变革,因此引起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还指出了账户模式存在非最终结算的缺点:移动支付系统速度更快、更方便,但它仍然是基于账户的,这意味着交易尚未完成或不是‘最终的,在记录、核对和结算各自的借贷交易之前,仍然可以撤销。
笔者认为,实质上,中央银行对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无可辩驳的控制权,央行数字货币对银行存款也并非就是完美的替代品,比如银行存款可以透支,而央行数字货币不行。后者的主体是货币使用者,属于按需兑换。
虽然刚刚起步,但这一数字创新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它强调中央银行货币发挥着特殊作用,特别是在批发支付和证券交易中。
目前看,加拿大、新加坡、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开展的央行数字货币实验均应用了智能合约,它们的实验项目运行在以太坊、Corda、Hyperledger Fabric、Quorum等带智能合约的平台上,加拿大的Jasper项目、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Stella项目建立了基于智能合约的流动性节约机制(LSM),新加坡的Ubin项目通过智能合约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数字美元方案似乎也不在乎狭义银行,提出直接对数字美元计息,突破了当下各国央行数字货币实验暂不计息的谨慎思路。它降低了结算风险并提供了结算的最终性,因此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对使用央行货币有着强烈的偏好。于是,出现了所谓基于账户和基于价值的央行数字货币两分法,通俗来说,前者是国家发行和运营的支付宝,后者是国家发行和运营的比特币。数字身份的独立和严格管理,既可以提供公共服务,又意在保护用户隐私。但许多人对央行数字货币计息存有疑虑,担心会引发存款从商业银行转移到中央银行,导致整个银行体系信贷能力萎缩,成为狭义银行。
这些故事可大可小,小的可引发人世间的种种悲喜剧,大的可引发为了抢夺货币主导权的战争,比如以邻为壑的汇率战、各种贸易/货币联盟、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博弈等。在这一过程中,央行没有让渡货币发行权。
Libra白皮书指出: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现在看,其宏大使命未必一定成功,但对于这样的愿景,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至少在技术方面抑或在模式方面,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参考和选项,有益于社会的进步。既然主动供给,就有量上的自由裁量,存在扩表发行的可能。
如果不适用央行货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应最小化并严格控制因使用商业银行货币产生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对此,目前还没有共识。
目前,美国等国家倾向于按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原则,更多判定初始代币发行是一种证券行为,要求遵守《证券法》相关规定。当前,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对货币演化的影响进一步深入,出现了不同于传统货币的新型货币:数字货币。三是商业银行引入大额央行数字货币提款通知期限,对可能接近现金存储成本的异常大额余额征收费用。USDT、TUSD、Dai、摩根币(JPM Coin)、Libra等即是代表。
7、央行数字货币的运行架构:单层运营与双层运营 笔者在2017年专文阐述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二元体系:虽然纯数字货币系统可以不与银行账户关联,但由于我国的货币发行遵循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的二元体系,而且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主要基于商业银行账户体系开展,如可以借助银行账户体系,充分利用银行现有成熟的IT基础设施以及应用和服务体系,将大大降低数字货币推广门槛,提高使用便捷性和灵活性,有助于最广大的客户群体使用数字货币。时至今日,虽然各国引而不发,至今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央行数字货币,但无论是数字美元方案,还是数字美元计划白皮书,均表明美国已正式加入火热的央行数字货币战局。
它们都不是央行数字货币。回顾历史,技术变迁推动了货币形态从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到电子货币的演化,并使货币内涵不再囿于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的货币金属论,延展到信用货币、高流动性金融资产等更广义的货币层次。
从隐私保护角度看,采用代币模式的央行数字货币可吸收实物货币点对点支付和匿名性的特性,将支付权利真正赋予用户自身。双层架构正逐渐形成各国的共识。
面对这种有点类似股票公开发行(IPO)的新型融资方式,各国监管部门一开始有点无所适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技术对货币的影响正达到前所未有的状态,并将继续演绎、拓展和深化。2017年,我国和韩国禁止所有形式的代币融资。而美国经济刺激法案中的数字美元计划则甩开了包袱,它设计了面向家庭财政补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小额支付场景,是直升机撒钱。
笔者曾结合央行数字货币的可编程特点,提出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前瞻条件触发机制,包括时点条件触发、流向主体条件触发、信贷利率条件触发和经济状态条件触发等货币生效设计,研究显示可编程性为央行数字货币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有效丰富了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IMF经济学家阿德里安(Tobias Adrian)和曼奇尼-格里弗利(Tommaso Mancini-Griffoli)将这样的央行数字货币称为合成型央行数字货币(Synthetic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SCBDC),在此情形下,所谓的央行数字货币就不是央行的负债,只是以央行负债为储备资产。
它还提出央行数字货币可编程的两个好处:一是可编程的央行数字货币若与数字证券相结合,可实现真正的原子结算。2015年,持续充实力量展开九大专题的研究。
但笔者以为,双层运营与单层运营并非二选一的关系,就像出租车与公共汽车,二者似可并行不悖,兼容并蓄以供用户选择。100%准备金存缴意味着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收回、销毁等全生命周期均要依附于传统账户体系,尤其是跨运营机构央行数字货币的流通,除了央行数字货币账本更新外,还要处理相应准备金账户间的清结算,一定程度上会牺牲系统灵活性,准备金账户管理和额度管控的关系也会导致新的复杂性,有可能还需要成立专门的清算机构提供互联互通服务。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